下雨了 ....
初春嬉戲的氛圍,讓我停留在盧卡斯的一句話:「我的心好痛,但是還是要面對。」我
想很多人一定有過盧卡斯的這種感受。拜犬女王一劇刻畫著兩段時間差的感情軌跡,很多耐
人尋味的感情思維是吸引我停下觀看的主要原因。台灣偶像劇確實跨了好大一步,也許劇情
是大家都能猜想的灑狗血,但是真正的「敗犬」又何嘗不是那樣的庸俗一般呢?
單無雙的六年殘戀在盧卡斯的循循善誘下,開始明萌出了幼苗,七年級的感情觀,並不
一定可以在盧卡斯的身上窺見;因為缺少的部分在學長身上有著明顯的描述。愛情的死心眼
是這段六年殘戀的接軌點,盧卡斯的承受風度則是六年級的溫柔作風。不過這場戲劇始終鋪
陳一個心理障礙,那就是「八歲之距」。我必須承認一點:在感情的世界中,女大男小或女
小男大,是很正確的組合。仔細回想小學男生總會特別喜歡某一個女老師的課堂而顯的特別
用功;男人的成熟幽默往往吸引著浪漫幻想的少女。
感情的萌芽猶如盧卡斯那樣的直接坦白,沒有拐彎抹角,過程貼心。熱戀的感受確實學
長那般的處處溫柔與著想,軌跡線雖是同一支線確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時間之遙。也許我們有
時很盧卡斯,對愛直接坦承。但也不免如同學長的痴心與呵護。說穿了,單無雙這個名字不
免讓我覺得設計的高明了。向來都是一個人的感情,不管對象是盧卡斯還是學長,看來都是
無法成雙的局面。拜犬並不是感情失意的,又或該說是孤單的失味了。
不管如何,這偶像劇讓我想起愛在日落巴黎時那種兩人對話自頭到尾的劇情,試想我是
盧卡斯,我可以有這樣的風度嗎?或是換學長的時候,這六年的殘戀是否也會塵封起來不再
觸碰。也許我們都是一種敗犬的形象,在別人的感情觀裡活著,如同我所說的:孤單的失味
了!
敗犬是最笨的愛情了 ....